汉六年正月,刘邦大封(赏赐)了各位功臣,因为张良总生病,未尝带过兵,常常作为出谋划策的臣子,时时跟随汉王的缘故,没有立下什么战功。
刘邦第一个封赏了萧何,任他为相国。众人不服。刘邦便以“功狗”和“功人”来区分战将和谋臣,坚持对萧何封赏,还确立了分封的原则。
刘邦封赏完了功高劳苦的大臣二十余人之后,其余的人日夜不停地争起功来,以至于排不出前后名次来,便没有得到封赏。
刘邦在洛阳南宫,从阁道上望见了诸将,他们经常一起坐在沙中窃窃私语。
刘邦问道:“这些人在说什么?”
张良说:“陛下不知道吗?这是在图谋造反。”
刘邦不解地问:“天下形势安定,何故造反呢?”
展开剩余68%张良答道:“陛下发起于布衣百姓,靠这些人取得天下,如今陛下已经成为了天子,而所封赏的,都是萧何、曹参等认识很久的人之中最亲近和喜爱的,而所杀的人都是生平所仇恨、怨恨之人。如今军吏们开始计较功得,天下根本不够遍地封赏的,这些人害怕陛下不能够尽力封赏他们,又担心因为自己生平的过失而被杀掉,因此聚在一起谋反。”
刘邦担忧道:“这该怎么办呢?”
张良问:“陛下平生所厌恶的人中,群臣共知的,哪一位是最严重的?”
刘邦说:“雍齿与我有积怨,曾数次使我窘迫,侮辱我。我本要杀了他,但因为他功劳多,因此不得不忍了。”
张良说:“从现在开始您需要尽快先封赏雍齿,给群臣们看。群臣们见到此情此景,就会明白连雍齿这样得罪了陛下的人,都受封赏了,人人便会意志坚定,不再打什么主意了。”
于是,刘邦赶忙设宴,慰劳群臣,封赏了雍齿为什方侯,并令丞相、御史马上给他定功劳,行封赏。
群臣散宴之后,都高兴地说:“雍齿尚且当了侯,我们这些人就不用担忧了。”
这起造反风波,因为张良的劝言献策而被平息。张良很好地保护了刘邦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。
《孙子兵法》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:
战胜攻取,而不修其功者凶,命曰“费留”。
什么意思呢?
孙子这句话意思是说,打了胜仗,夺取城邑之后,如果不让政治环境更加有序和有法度,及时论功行赏,进一步激扬士气,巩固胜利成果,则会生出祸患。
也就是说,在此阶段“赏罚分明”是极其重要的。赏罚分明,就是褒扬贬抑,指示给人们行动的方向,强化了正当的进取,弱化了错误的选择。
赏罚分明,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或抑制,它通过奖赏,肯定了人才的劳动价值以及人生价值;通过惩罚,又否定了一些错误行为和消极因素。
它是一件极其有意义和值得做的事情,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。
欢迎关注我,共同探讨有价值的事情。
发布于:天津市